上海家化進入“資本”時代
導讀:6月12日,超過90個百分比的股東同意罷免上海家化原總經理王茁,這也意味著上海家化“資本”替代“產業(yè)”掌權,上海家化正式進入平安時代。。作為能與外資品牌抗衡的本土化妝品企業(yè),上海家化的未來發(fā)展路徑及前景成為產業(yè)內關注的焦點。登尼特資本運營機請您參考來自《新京報》的資訊:
6月12日,上海家化股東大會在吵鬧聲中結束,超過90個百分比的股東同意罷免上海家化原的總經理王茁。在這場長達一年之久的大股東與原管理團隊的內斗中,王茁是第 二位被掃地出門的公司高層。他的老上級,一手將家化打造為國內日化行業(yè)龍頭的原董事長葛文耀,在去年9月已“退休”。“葛系”離開,意味著“資本”替代“產業(yè)”掌權,上海家化正式進入平安時代。
上海家化內部震蕩
在王茁被罷免的同時,家化部分中層管理人員被調離原崗位,大股東平安集團從平安系統(tǒng)內部抽調部分人員空降上海家化。
6月12日,上海家化召開股東大會,表決上海家化原總經理兼董事王茁被罷免事宜。
會議在上海家化的辦公樓8樓舉行。當日早上,關注此事的股民、記者與家化員工混雜著走進公司大門。門口有十幾個保安檢查過往人流,無員工卡、無股民身份證明的,不準上樓。有人不服,去跟保安理論,爭吵聲不斷。
對于王茁出走、公司現(xiàn)狀,多位上海家化員工都不愿再置評。在去年葛文耀離開時,一些家化老員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還侃侃而談,追憶“葛總”。
“現(xiàn)在家化員工基本沒有敢于站出來支持之前管理層的。”一位接近家化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自去年9月葛文耀離開后,先后有多名上海家化員工“沖動”離職,其中不乏手下帶領二三十人的中層管理人員。
今年5月,上海家化再次出現(xiàn)人事震蕩,原總經理王茁被董事會“罷免”,原財務總監(jiān)丁逸菁辭職。同一時期,部分中層管理人員被調離原崗位,大股東平安集團從平安系統(tǒng)內部抽調部分人員空降上海家化。
人事震蕩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家化的內部運轉。“原來流程管理非常順暢,誰負責哪個環(huán)節(jié)分得很細,命令也是從上到下直達,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沒有任何阻力。但現(xiàn)在,每層級之間,命令都會大打折扣。比如產品的調整上,過去接到訂單10萬份,由于考慮到庫存?zhèn)湄洠紩晕⒍嗌a一點,現(xiàn)在是你要多少,就生產多少。誰也不知道明天的銷售會怎樣。”上述接近家化的人士稱。
不久前,上海家化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謝文堅召開媒體會,發(fā)布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其間對人事動蕩閉口不談,僅在發(fā)布會結束之后稱,管理人員的變動在公司發(fā)展過程中是正常的事情。他說,已經找到一家國際公司梳理整個職級標準,對照市場給不同職級員工制定薪酬,長期獎勵對留用員工非常重要,未來公司一定會做長期激勵,甚至擴大覆蓋面。
“產業(yè)”與“資本”的沖突
王茁認為,大股東的“成功文化”及職業(yè)經理的價值判斷,不能認同上海家化原有的企業(yè)家精神與企業(yè)文化。
2011年10月,上海家化集團國資退出,引發(fā)平安、海航、復星三大集團的爭相競購,平安勝出。這場聯(lián)姻曾被看作是“產業(yè)+資本”的融合。
吊詭的是,當雙方矛盾激化直到關系破裂,葛文耀派系被清洗出上海家化后,人們尋根溯源,“產業(yè)+資本”的融合又一次被聚焦,而這一次它被冠以形容詞“難”來評價。
上海天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說,家化事件說明產業(yè)資本和金融資本磨合很難,過程難論誰是誰非,主要是因為各自的著力點、各自的角度不同帶來的沖突。
實際上,當初平安能控股家化,原董事長葛文耀功不可沒,葛文耀的決定也獲得了大部分管理層的支持。是葛文耀勸退了復星集團,在剩下海航與平安兩強對決中,葛文耀又被平安的承諾“未來投70億幫助家化發(fā)展”所打動。
雙方不合的苗頭始于海鷗手表項目。葛希望把家化打造成時尚集團,想投資天津海鷗手表,平安不認同,隨后矛盾激化直到關系破裂。一位信托從業(yè)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從平安做投資的角度看,它的資金屬性會趨于求穩(wěn),它會考慮葛文耀打造時尚帝國的想法存有不確定性,難以保證穩(wěn)定回報,所以不支持。
雙方的不默契之處還有很多。熟悉平安風格,與平安集團打過多次交道的一位業(yè)內人士說,“平安是資本、股權運作的老手,在投資領域,一向生猛。”
該人士介紹說,國內金融領域,平安集團是擁有全牌照(銀行牌照、保險牌照、基金)的企業(yè),它的營銷人員可以通過一項業(yè)務滲透到各項業(yè)務。
與平安不同的是,上海家化則是在改革開放后,以葛文耀為首的公司管理層帶領所有家化員工一步步將企業(yè)做大做強,過程中孕育了公司文化和品牌。
上海家化原有的企業(yè)家文化碰上平安集團的資本文化,矛盾不可避免。
被罷免的家化前總經理王茁在獲知“被罷免”后發(fā)表的一封公開信中說,家化事件反映的主要是,大股東的“成功文化”及其職業(yè)經理的價值判斷,不能認同上海家化原有的企業(yè)家精神與企業(yè)文化,雙方存在較大的差異。
平安未來賣掉家化?
業(yè)內人士認為,作為資本大玩家,平安長期經營實體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未來轉售家化,或將其打造成資本平臺。
6月12日,上海家化的股東大會上,股民浦家元第 一個發(fā)問。
他提了三個問題:平安入主家化后,做了哪些推動上海家化前進的事情?平安進入后,我們看到的是內斗,這是利還是弊?一個企業(yè)在很短的時間內,把這么多的高層換了,是好還是不好?
對于這些問題,謝文堅在其后的回答中并沒有一一作答。
這是浦家元第 二次參加上海家化股東大會。事后,談起對于家化未來的發(fā)展,他對新京報記者說,他擔心謝文堅推翻葛文耀的思路。
對于家化的未來,業(yè)界還有疑問,即金融資本勝出后,家化是否會被出售?對此,謝文堅在6月10日召開的媒體會上回應稱,平安信托一年內不會減持家化。
“一年的說法可能是為了穩(wěn)定管理層和股東。未來平安會不會轉手家化,還要看轉售收益是不是高。如果收益高,平安也可能會跑掉,長線持有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目前平安觸及到金融各個行業(yè),但沒有一塊業(yè)務與實體經濟長期密切關聯(lián),資本的本質還是做短線、中線的盈利。”中投顧問研究員任浩寧說。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信托行業(yè)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平安未來幾年內的精力都是要打造全能型銀行,投行是其發(fā)展的方向,“沒有道理長期持有化妝品公司”。有一種可能是,它將上海家化作為資本運作平臺,把一些之前的投資項目打包裝入家化的上市公司內,以實現(xiàn)股權投資退出的目的。
6月12日,上海家化的股東大會在吵鬧聲中落幕,王茁被罷免。任浩寧說,到現(xiàn)在,所有人都希望這場爭斗趕快結束,既然原有管理層已經出局了,那平安就果斷一點,按照平安的管理思維進行運作,成也平安,敗也平安,從亂到治,仍需要時間。
上海家化內斗大事記
2011年9月 上海國資委掛牌出讓所持有的上海家化集團百分之一百國有股權。復星、平安、海航均有意收購。
2011年11月 在上海家化原董事長葛文耀的支持下,平安旗下的平浦投資以51.09億元奪得上海國資委出讓的家化集團百分之一百股權。
2013年5月13日 上海家化內斗爆發(fā),上海家化集團原董事長葛文耀遭控股股東平安信托罷免,平安稱其有重大違紀,葛文耀則指平安“賣資產”。
2013年5月17日 上海家化召開股東大會,葛文耀稱,希望再做兩三年,將修復與大股東的關系,內斗風波暫時平息。
2013年9月17日 葛文耀提出退休申請,5天后申請被批準。
2013年11月15日 強生醫(yī)療前中國區(qū)總裁謝文堅當選上海家化新任董事長。
2014年5月13日 上海家化董事會發(fā)出公告,決定解除王茁總經理的職務并提請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解除王茁的公司董事職務。
2014年6月8日 王茁發(fā)表公開信,呼吁投資者確保上海家化創(chuàng)新激情的傳承,并全力去阻止其走向衰落的命運。
2014年6月12日 上海家化召開2014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解除王茁董事職務。